随着气温一天天降低,火锅料的销量也在与日俱增。记者走访市场发现,火锅料产品的品质和行业规范程度与往年相比都在提升,但裸卖和劣质产品横行这些老问题依旧存在。虽然很多厂商都在宣称规范行业发展,然而在实际的市场操作中,很多人却成为扰乱行业秩序的背后推手。 首席记者 李建东 记者 姚冰冰
现象:低价裸卖依旧常见
早在今年6月份,新修订的5项速冻食品行业标准就已经开始施行,其中涉及生产、物流、销售和可追溯等多个方面,全方位、系统化地推进了速冻食品行业的标准化进程。
在销售环节,《加工食品销售服务要求--速冻食品》规定进入商超、餐饮企业的速冻食品应有预包装,禁止销售"裸装"速冻调制食品;在销售过程中也不应滞留在常温环境,应放置在低于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陈列柜内;临近保质期的产品不应进入门店销售,产品出现回温变软等现象时应挑出报废,不得继续出售。
但本报记者在市场走访中发现,标准中明令禁止的情况屡见不鲜。在河南郑州的一家卜蜂莲花超市,五六个品牌的火锅料产品都有各自独立的冷柜,各家的促销员在招徕顾客的时候,也都在比拼谁家的产品便宜,其中一个来自河南本地的二线品牌,每斤火锅料的价格只有8.9元。而上述五六家的产品,不管是一线品牌还是不知名的小厂,全都存在裸卖现象。
11月28日,本报记者就见到一家知名企业的促销员在拆包装袋,将完好的糖果装产品拆开倒进冰柜里。记者问她为什么这样做,促销员表示:"消费者购买的时候还是更倾向于散装的,我们也没办法,其实带不带包装的产品都是一样的。"在另外几个品牌的冰柜里,也都是一半糖果装一半散装。
在西南地区的市场,本报记者也见到了类似的情况。在成都市锦绣路好又多超市,海霸王和安井的产品就全部采用糖果包装,而海旺和百洋依然有裸卖的产品,海旺裸卖的是每斤12.9元;百洋裸卖的每斤12元。
而在重庆黔江区青冈乡的永辉超市,原本应该在冰柜里保存的冷冻丸子,甚至被摆放在了熟食区,在品名上也不显示丸子的品牌。
调查:劣质产品流向三四线城市
流通批发渠道,低价劣质产品横行的情况更为盛行,甚至在一些批发市场,越是价格低的产品反而越受经销商欢迎,质量如何已经不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。
厦门某添加剂公司负责人销售添加剂的同时帮客户做技术指导,由此能深入了解各个公司的情况,对市场内幕也比较了解。他向本报记者透露,最便宜的丸子出厂价大概是4000元一吨,折合2元一斤,与淀粉价格相差不多。它们大多是从山东小厂家销往全国各地,三四线城市的消费量很大,农村、城乡接合部、工业区、路边摊等都是低价丸子的集中地。
另外也有知情人士称,山东和河南的低价丸子也各有特点,山东的低价丸子以淀粉为主,河南的低价丸子以骨粉为主,出厂价都在每斤2元左右。
四川龙旺食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郭志军表示,很早之前他们就打算生产丸类产品,但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,西南二三线城市某些品牌肉丸子的终端价格仅在每斤5元左右,郭志军自己也做了一些样品,但算来算去还是不敢大规模投入生产。
山东佳士博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郑一鸣反映,山东潍坊的诸城、昌邑,以及济宁、菏泽等地小厂家特别多,丸子出厂价大多在每吨五六千元,合每斤两三元,主要流向河南、河北、西北等地经济不发达或对火锅料产品认知度偏低的区域。
危害:厂商助推乱象,扰乱行业秩序
裸卖现象普遍,低价劣质产品横行,实际上正成为危害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在河南郑州的一家超市里,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新拆开的一大包鱼丸倒进冰柜里,再用铲子与冰柜中原来的产品混在一起。记者刨出最下方的火锅丸子时,不少已结了冰花,而且颜色发暗,与新加入冰柜的丸子明显不同。
工作人员称,产品是一个批次的,只是下边的比较早进入冷柜。之所以散装销售是因为向来都这样卖,而且消费者也比较喜欢买散装的。但业内人士都明白,丸子表面挂霜,是解冻之后水分蒸发,再次冷冻之后结出的霜,这样的丸子不仅口感差,还很有可能已经变质。而且产品新旧混合,生产日期实际上已经无法辨别。
对于低价产品,郑一鸣告诉本报记者,它们价格之所以低,最主要是在原料上下功夫,用便宜的质量不好的原材料来降低成本。同时,为了降低成本物流运输也不会很规范,很多企业都是采用的棉被车。这无疑给产品的安全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。
经销商之所以热衷低价和裸卖的产品,是因为低价产品容易提升销量,尤其是在流通渠道,价格绝对是硬道理,只要价格有优势,其他的都好说。
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而言,他们生产劣质产品,有被动的原因也有主动的因素。被动是因为渠道愿意用低价产品,他们需要去适应这个趋势;主动则是因为低价产品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销量,对于这些企业来说,这是维持他们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。
本文关键词:火锅料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